[台北 信義] 台北大巨蛋 台灣首座4萬人國際級室內棒球場 內外設施視野全開箱 大太陽或下雨都不怕的冷氣空間 讀賣巨人軍90週年紀念 台灣試合vs樂天桃猿

台北大巨蛋

全台灣第一座國際級的室內棒球場「台北大巨蛋」,終於正式啟用啦!隨之而來的便是許多的國際級比賽的相繼登場,而我這次也選擇了「讀賣巨人軍90週年紀念台灣試合」來觀賽,雖然巨人也是我很喜歡的球隊,但這次的重點還是更偏向於好好的把整個球場晃上一圈,也讓未來想去看中職或國際比賽的朋友能夠有個參考啦!


點擊下方圖示按讚、訂閱、追蹤,觀看更多旅遊、美食情報


交通資訊

「台北大巨蛋」位於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,可以搭乘捷運板南線至「國父紀念館站」5號出口下車即可抵達,交通可以說是非常方便,當天實際觀察,捷運在尖峰時期是一班走了之後馬上就閃燈要再進下一班,在運輸能力方便確實是沒話說。

捷運站內有很明確的指標,讓你已經感受到濃厚的棒球氣氛。

5號出口上來就是台北大巨蛋,不用再過馬路,此外也有設置無障礙電梯。

外縣市來台北看棒球,想要更方便的話,不妨可以參考我們之前也介紹過的台北「國聯大飯店」,就在大巨蛋對面而已,過馬路就可以看比賽了,散場也不用與其他球迷人擠人。

延伸閱讀
[高鐵假期] 雙北歡樂自由行 搭乘台灣高鐵最快速 體驗卡娜赫拉的小動物聯名車廂 超優惠住宿國聯大飯店 對面就是台北大巨蛋 看棒球比賽超方便 台北捷運48小時券教你怎麼玩

巨蛋外觀

去年我們有登上台北101,當時就有從空中看這顆巨蛋,真的是蠻大的,後方還黏著一座商場,儘管這幾年的爭議不斷,但還是正式完工了,台灣球迷終於有一座不用擔心天氣暫停或延賽的室內職棒球場。

今天的天氣也是陰雨綿綿,以往在這樣的天氣看球心情就會很糟,但今天反而是非常開心的,畢竟不受影響,反而有賺到了的感覺呢!

這裡是球場外的B1非付費區,由於球場的主要樓層位於B1,也就是熱區、商店街以及離球員最近的觀眾席,都需要由此入場,另外因為有讀賣巨人的關係,所以還有販售聯名商品,所以在球場開放前就聚集滿了人潮。

入場前的排隊安檢人潮,從這邊一進去就可以看到球場座位,還算不錯,不過也正如許多人說的,從這邊散場的話,走出來就還得再爬樓梯才能出去,而並非馬上抵達外面的人行道。

我們今天買的是樓上的座位,所以入場處就不一樣,是從1樓的出入口入場,但這裡反而不是一進去就進入座位區,而是需要再爬樓梯上去,而樓梯的空間也蠻狹窄的,也等於從樓上散場也沒有比較方便的意思。

球場商店

入口處有擺一個B1美食地圖,這次總共引進14家商店,連外野都有,但都在樓下,也就是說樓上的空間想吃點東西就得再下樓就是了。

走進球場,首先是座位席後方的走道區域,其實還蠻寬敞的,在加上有規劃內嵌式的商店街,就不會有人設攤在你的動線上,而且往旁邊就可以看到場內比賽的情況,並不是像澄清湖是那種隔開的室內空間。

商店的牌子有統一做規劃,且方便拆卸,可以在每一次的比賽前隨時更換。

少見的日式小吃店家,但價格就高了些,可能也是因為這樣人潮並不多。

美式熱狗店這裡也是有的,所以不管你的看球習慣是哪一種,都有相應的美食,當然如果你都不喜歡,或是嫌太貴,也可以自行從外面攜帶入場。

最後要介紹一下廁所,繞了一圈其實感覺還蠻多的,這點值得讚賞,不過靠邊邊的廁所,在中場的時候反而會排滿人潮,建議可以往中間的廁所移動,人潮就會少很多,不然可能會因為等待上廁所而錯過精彩比賽內容哦!

座位視野

接著我們來介紹球場內各個角度的視野吧!首先這裡是從B1進入的時候可以看到的視野,球場本身是下陷式的,所以比賽的空間反而在更深的地方。

無障礙輪椅空間通常設置在座位後方,不過視野還是很不錯的。

從一壘側上層後方座位看過去,雖然比較遠,不過可以縱觀全局,頭不用一直扭來扭去的。

從一壘側上層前方座位看過去,這邊下方式啦啦隊熱區,在加油的氣氛上會比較好。

從外野下層座位看過去,感覺要開望遠才能看到投球和打擊了,不過外野手接球倒是可以看得很清楚。

從外野上層座位看過去,這邊可以看到滿滿的內野觀眾人潮,頗有在看日本職棒比賽的感覺。

從外野上層座位看過去,我站的5樓是整個球場最高的地方,開廣角拍攝,可以感受到大巨蛋線條之美。

我們的座位就在三壘上層內外野交界處,靠近全壘打標竿,這邊人潮比較沒那麼多,而且還有個疏散通道可以走。

大巨蛋的座位都是這種不規則的黑白相間座位,感覺沒什麼規律,但遠看還蠻特別的,座位間的距離還可以,不算特別寬,但也不會太窄。

每個座位前方都有附設飲料杯架。

賽前練習

通常會在比賽前兩三個小時開放球迷入場,可以到處走走,或是觀看球員練習,這個時候就推薦先來本壘板後方的座位區啦!

這區因為比較貴,還會加贈巨人應援法披,看起來還挺有日式風味的。

觀看練打中的球員,也可以藉此觀察選手們的狀態。

這邊可以超近距離的拍到選手,就算你沒有長焦鏡也不用擔心。

既然是讀賣巨人,當然也要有讀賣新聞的廣告了,是不是很有在東京巨蛋的感覺呢!

外野也可以拍攝打擊練習,不過就需要長焦鏡頭就是了。

外野的巨人隊球員互動。

雖然沒有機會下去看人工草皮,但還是可以近拍看一下,可以看到外野的紅土區也是人工草皮。

賽前活動

接著會開放小朋友入場互動練習,今天剛好有台東縣紅葉國小、花蓮縣太巴塱國小、桃園市龜山國小的球員前來看球,所以也讓球員來指導一下。

看起來是打網練習,不過能這樣在大巨蛋內打球還是挺不錯的,希望他們有一天也能站上這個殿堂比賽。

最後會來個與選手的大合照。

讀賣巨人隊的吉祥物,Giabbit傑比兔也來到現場跟大家互動了。

大螢幕已經顯示本次比賽的海報了,順帶一提,螢幕還算蠻清楚的,看起來不大是相較於日本和美國職棒,但確實已經是全國蠻好的了,建議未來可以再多增設幾個。

賽前啦啦隊跳舞,因為是樂天桃猿所以有Rakuten Girls,會和巨人的啦啦隊女孩一起尬舞。

巨人的啦啦隊感覺是蠻傳統的那種彩球啦啦隊,但也很有活力。

開球儀式

接著是選手入場,首先是樂天桃猿的部分,也是這次很難得可以跟讀賣巨人交流的球隊之一。(另外一隊是前一天的中信兄弟)

讀賣巨人今天是主場球隊所以位於一壘側,其實整隊我現在也只認識總教練阿部、選手坂本、岡本、長野,還有今天的先發菅野。

在巨人對選手入場的時候,外野的應援團也會響起日式應援,剛好就在我們旁邊,也可以來好好感受一下。

今天的開球選手是待過巨人隊的呂明賜和姜建銘,由於呂明賜也當過巨人四番,曾經捲起呂怪物炫風,所以也讓同為四番的阿部慎之助監督接補,看到他們的互動也算蠻有趣的。

比賽重點

接著比賽正式開始,可能是這場雙方派出的投手都很厲害的關係,變成了一場投手戰,整場的攻勢並不多。

巨人的先發王牌「菅野智之」,拿過澤村賞的百勝強投,當然去年的成績比較普通,但能現場看到還是蠻感動的。

巨人的先發游擊手「坂本勇人」,打下2000安和近300轟的強打者,長期鎮守游擊大關,是巨人超人氣的球星。

巨人的不動四棒「岡本和真」,每年穩定輸出30支以上的全壘打,不到千安卻有200轟的成績的超強打者。

當然樂天桃猿也有很多看點選手,像中繼的陳冠宇就曾經在日職打拼過,不過今天由於是介紹大巨蛋和巨人隊,所以篇幅會較少,等我們下次進去樂天桃園棒球場再來好好介紹。

巨人投手丘會議。

場邊氣氛

近年來在台灣職棒界很夯的啦啦隊,在這樣的比賽當然不缺席,尤其樂天桃猿的Rakuten Girls當然也吸引了許多粉絲入場應援,現場看確實是非常有氣勢的。

因為並非全猿主場,所以一壘側就是巨人啦啦隊,氣氛也是不錯,但這邊的球迷就比較含蓄,單純以看表演的角度在看比賽。

在局與局之間,也會有這種螢幕與觀眾的互動,這次的比賽因為是TOYOTA贊助,所以也使用了YARIS與超夯的黃色小鴨來和球迷KISS,氣氛還不錯。

在這邊還是要建議一下,如果你想要上廁所,建議不要在第五局前往,很容易大排隊,建議在其他局與局之間,基本上人潮都是不會太多的。

最後比賽結束,巨人與桃猿以0比0握手言和,因為是交流賽所以也不會有延長,這場比賽總計吸引了30890人進場,僅次於前一天的37890人,為台灣棒球比賽單場觀眾人數第二高的紀錄。

賽後疏運

賽後來介紹一下散場動線,因為我們的位置在三壘與外野交界,這邊剛好有一個緊急出口,平常是不開放進出的,但今天賽後就特別開門給大家散場,也是一座樓梯,還蠻輕鬆就可以通往一樓,而且是面向松山文創園區的廣場,整個離開時間不到1分鐘,還蠻意外的。

當然我這個區域的散場順暢應該可以說是特例,球場正面的散場應該就比較壅擠一點,所以也給大家參考看看。此外,因為我們出蛋得快,所以進入捷運站時還沒有什麼人潮,所以也不用等待就上車了,整體覺得非常順暢。

最後還可以來到對面的國父紀念館拍一下大巨蛋的LOGO哦!

首次來到「台北大巨蛋」看棒球,整體的感覺還挺滿意的,雖然在出入口的設計上有點奇妙,不過在個人實際體驗,即使是3萬以上的人潮,在進出場的動線還算處理得不錯,當然另外一側的出入口緊鄰附設百貨公司,散場是什麼感受我就不清楚了,球場看球得體驗當然也是蠻舒服的,我覺得不輸在日本巨蛋看棒球的體驗哦!如果未來有中華職棒比賽、世界12強棒球賽、世界棒球經典賽等國際賽在此舉辦,都還蠻推薦可以進場朝聖體驗一下的哦!

台北大巨蛋 TAIPEI DOME
|球場地址|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15號(看地圖)
|營業時間|依照比賽活動時間開啟
|連絡電話|(02)2722-8811
|座位容量|固定總席次40575席
      棒球比賽時席次40071席
      演唱會含平面區席次59833席
|交通轉乘|捷運「國父紀念館站」5號出口下車即可抵達
|官方網站|臺北大巨蛋Taipei Dome

阿捷
阿捷

我是阿捷,普通上班族,以平日下班獨食,假日與朋友、家人聚餐的形式,記錄平日的各種美食、旅遊經驗。新情報、合作歡迎私訊以下臉書粉絲專頁哦!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